我校學生在第34屆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天河區初賽中喜獲佳績

參加展評活動的師生在現場合影留念。
科技強校,科技興校!在2018年第34屆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天河區初賽中,我校領導高度重視,各學科踴躍參與并準備充分,參加了賽事多個項目,提交了22項科技作品。經過自主申報、現場展評、專家答辯等環節的角逐,我校共18項作品獲獎。一等獎3人次,二等獎9人次,三等獎10人次,曹瑩、劉崇清、張艷俠、歐陽昭、劉雪玲、林妙霞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其中,由劉崇清老師指導,白家林、方愛琳和王冕酈三位同學合作的《正交法探究海藻酸鈉催化微球最佳制作工藝》項目以及由林妙霞、曹瑩老師輔導,黃凱彥同學創作的《高機動性能隱身技術驗證機及成品機型SF375-2.0》項目入圍天河區優秀作品,并被推薦參加2018年12月的第34屆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另外,推薦參加市賽的項目還有:
林彩潔老師輔導,徐正航同學創作的電動馬桶刷項目;
歐陽昭和劉雪玲老師輔導,高雨桐和鄒倩儒研究的夾竹桃植株不同部位浸提液對稗草的化感作用項目;
歐陽昭、劉雪玲和莫海珠老師指導,吳彥儒、鐘南杰、易新羽和陸晗研究的美酒白掌組培苗生根及移栽影響因素初探項目;
輔導員張艷俠,歐陽昭和劉雪玲的植物DIY——植物組織培養的探究實踐活動項目;
輔導員劉潔玲,羅迪,何淑文的歷史科技研學課程項目。
科技引領,創新不止!省實附中會一直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附:獲獎名單列表
第34屆廣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天河區初賽 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獲獎名單 |
||||
項 目 名 稱 | 作 者 | 學科類別 | 輔導老師 | 獎項 |
高機動性能隱身技術驗證機及成品機型SF375-2.0 | 工程學 | 黃凱彥 | 林妙霞 曹瑩 | 一等獎 |
正交法探究海藻酸鈉催化微球最佳制作工藝 | 白家林 方愛琳 王冕酈 | 化學 | 劉崇清 | 一等獎 |
植物DIY——植物組織培養的探究實踐活動 | 張艷俠 歐陽昭 劉雪玲 | 生命科學 | 一等獎 | |
歷史科技研學課程 | 劉潔玲 羅迪 何淑文 | 歷史科技研學小組 | 二等獎 | |
夾竹桃植株不同部位浸提液對稗草的化感作用 | 高雨桐 鄒倩儒 | 植物學 | 歐陽昭 劉雪玲 | 二等獎 |
美酒白掌組培苗生根及移栽影響因素初探 | 吳彥儒 鐘南杰 易新羽 陸晗 | 植物學 | 歐陽昭 劉雪玲 莫海珠 | 二等獎 |
探究白芍總苷聯合天冬酰胺酶對肝癌細胞增殖抑制的增強作用 | 許子涵 | 生物醫學 | 于立青 | 二等獎 |
誰是最強光色——研究植物在不同光色之下的生長情況 | 冼鵬全 卓易桓 劉思哲 林安琪 | 植物學 | 張艷俠 楊瓊 | 二等獎 |
自動掃拖合一地面清潔機器人 | 陳亭霏 | 工程學 | 丁妙瀅 曹瑩 | 二等獎 |
磁性黑板直線檢測器 | 唐子喬 黃光利 張嘉琪 | 工程學 | 李毅 | 二等獎 |
小型家用服務機器人移動平臺 | 封佳妤 邱政藝 | 工程學 | 朱亞建 | 二等獎 |
煤氣安全助手 | 鄭文滔 張智韜 | 工程學 | 林妙霞 曹瑩 | 三等獎 |
采用全積木式編程可自由DIY的智能家居方案探討 | 王思培 梁彥 |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 | 韋艷濤 周長波 | 三等獎 |
養生臺燈 | 毛卓佳 | 工程學 | 林彩潔 | 三等獎 |
自動控制通電工作時間的智能插座 | 田明達 | 工程學 | 丁妙瀅 曹瑩 | 三等獎 |
對聯書寫輔助桌面 | 鐘檸羽 盧雪穎 | 工程學 | 李毅 | 三等獎 |
關于氨基酸脫水縮合演示模型的研究 | 江誠航 李柳佳 吳澍桐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王紫穎 | 三等獎 |
綠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 王高潤 王高澤 | 植物學 | 林妙霞 張艷俠 | 三等獎 |
促進廣州垃圾分類與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調查與建議 | 沈士翔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于立青 | 三等獎 |
太空中的玻璃球 | 趙清影 | 科幻繪畫 | 黃小彬 | 三等獎 |
優秀指導教師:曹瑩 劉崇清 張艷俠 歐陽昭 劉雪玲 林妙霞 |


參展學生和輔導老師在展評現場準備。

參展學生和輔導老師在展評現場準備就緒等候專家指導。

參展學生和輔導老師在展評現場準備就緒等候專家指導。
頂一下
(0)
0%